21日上午,镇江新区实验幼儿园小班年级组举行了一场“防拐、防骗演练”活动。
院方介绍,本次活动邀请家长志愿者扮演素未谋面的“人贩子”参与到演练中。随后,志愿者有的携带糖果、小点心,有的携带玩具进入各班教室。
进入教室后,“骗子”们就以带孩子们出去买玩具、买零食、玩游戏等为由,对幼儿进行“哄骗”。
“在不到二十分钟的过程中,成功骗取了共46名小朋友到幼儿园大门后”,院方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被“拐骗”的“宝宝”,有些是全班出动,有的则是三五成群,一个个兴高采烈。
最后,当孩子们被幼儿园门卫拦截下来后,还如无事一般,很开心地跟保安师傅说着再见。
问题危害:
面对这一假设的“受骗”场景,家长们一个个感慨不已。其中,一名扮演“骗子”的家长感慨地表示,“自己骗了别人家的小朋友,但自己的女儿也被别人骗出来了!自己在家时再三叮咛,不能跟陌生人走,女儿答应得很好,但在实际中,单纯的孩子还是很容易被各种诱惑吸引。”
为了预防孩子被拐卖,很多家长都会教孩子“不要和陌生人说话”,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。而且现在人贩子的骗术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升级,有的骗术是老骗术了,但是有的骗术和方法可是升级后的加强版,家长只有做了“知己知彼”,才能更好的预防孩子被拐卖。我们一起来看看“人贩子”的套路吧。
1、假装很喜欢小孩子,陪小孩子玩各种套近乎,待父母注意就会抱走小孩,扬长而去。
2、装成某某外卖的员工,声称外卖或饮料之类的落在车上,诱骗小孩子一同下楼取东西。
3、通常人贩子会尾随目标,在人流涌动拥挤的地方,抢走孩子,借着人潮玩消失。
4、声东击西,转移家长的注意力,人贩子往往会故意制造一些动静转移父母的注意力,在父母分心的情况下企图带走孩子
5、逢年过节在火车上假装老乡套近乎,麻痹家长,待家长上厕所之际趁机抱走孩子。
6、借助于网络求职平台,应聘保姆、家教之类的职位,趁家里没人带着孩子一同消失了。
应对策略:
了解了这些套路,家长还可以教给小朋友一些基本的防骗、防暴力知识:
1.让孩子熟记相关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
教会孩子背诵家庭住址、父母电话、父母工作单位等,同时教会孩子使用110报警电话,提高防范意识。
2.不向陌生人泄漏孩子的个人信息
绝不要向陌生人提起孩子的真实年龄、出生日期和个人习惯等,就算是认识的人,不够知根知底也不要透露详细信息,一般人聊天也不会详细打听别人的私人信息。
3.提醒孩子防备陌生人
告诫孩子不要拿陌生人给的饮料、食物,不要给陌生人带路,不要乘坐陌生人的车。当孩子一个人在家时,当有人敲门时,告诉他们不要立即开门,先从猫眼里看看来人的样貌,除了家人至亲,陌生人和点头之交一律不要开门。
4.提防老乡、保姆、生意伙伴
对于很久不联系的老乡,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言辞,不要将小孩托付给他们照顾。聘请保姆时,一定要到正规的保姆介绍所,保留好聘用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家庭关系。生意上的伙伴也不要随便带回家谈项目,如有必要可让孩子回避,谨防日后合作关系破裂殃及子女。
5.防止暴力抢孩子
家长带孩子外出时,一定要抱紧孩子或拉紧小孩的手,防止被飞车党暴力抢走,如果碰到有人问路,也要和对方保持安全距离,如果发现对方言辞、神色可疑也要尽快远离。
6.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
带孩子看一些与拐卖相关的宣传教育片,像孩子普及安全知识,还可以跟孩子进行模拟演练,通过角色扮演来强化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。
7.给孩子佩戴可随身携带的摄像头
现在市面上有一种摄像头,外形小巧,隐蔽性强,可随身携带。给孩子装上这样一款摄像头,家长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了解孩子的动向,在孩子遭遇险境时,还可以实现紧急报警。
8.接送孩子及时沟通
儿童在幼儿园或托管中心,家长不能按时及孩子要提前老师或看护人约定好接送孩子的人,并将接送人的联系方式告知老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