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“浙江乐清一男孩失联5天,家人悬赏50万求线索”一事引发网友关注。失踪男孩黄某已于12月4日晚找到,警方确认其人身安全和基本健康。
经警方初步查明,此“失联”事件是因其母与丈夫存感情纠纷, 为测试丈夫是否关心孩子而蓄意策划的虚假警情,目前已被刑拘。
报假警的危害
报警本是为了人们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寻求帮助, 但是有人就是意识不到报警的严肃性,所以报假警的人不在少数。报假警,不但浪费警力,而且在真正有人遇到危险时,可能因为这些报假警的人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无法获救。要知道,对假警情的处置,必然导致对真警情处置的延误乃至缺位,抢劫、绑架、暴恐等虚假警情对警力的浪费很惊人,甚至会引发当地居民恐慌情绪。因此,报假警危害大,且有明文法律规定禁止报假警。
报假警的处罚
报假警,违反了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23条1项的规定,其行为妨害了公安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,依法应给予治安行政处罚。
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,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重的,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:
(一)扰乱机关、团体、企业、事业单位秩序,致使工作、生产、营业、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不能正常进行,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;
(二)扰乱车站、港口、码头、机场、商场、公园、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;
(三)扰乱公共汽车、电车、火车、船舶、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;
(四)非法拦截或者强登、扒乘机动车、船舶、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,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;
(五)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。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,对首要分子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。
110报警注意事项
对报假警者,必须严格给予相应法律处罚,但对占据绝大多数的群众无效报警,我们显然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普法宣传与教育,加强与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等来避免无效报警的大量出现!
一、110报警途径
可通过有线电话、移动电话,不拨区号,直接拨打110,即可接通当地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电话;若遇到不方便拨打电话的情况,可编辑短信发送至12110,通过短信报警。
二、110报警受理范围
1.刑事案件;
2.治安案件或事件;
3.危及人身、财产安全或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性事件;
4.自然灾害和治安灾害事故;
5.其它需要公安机关处置的与违法犯罪有关的报警。
三、110报警服务台受理求助的范围
(1)发生溺水、坠楼、自杀等状况,需要公安机关紧急救助的;
(2)老人、儿童以及智障人员、精神疾病患者等行为能力、辨别能力差的人员走失,需要公安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查找的;
(3)公众遇到危难,处于孤立无援状况,需要立即救助的;
(4)涉及水、电、气、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,威胁公共安全、人身或者财产安全和工作、学习、生活秩序,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置的;
(5)需各种可能引发人身伤亡事故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险情,需要公安机关紧急处置的;
(6)需要公安机关处理的其他紧急求助事项。